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以來,截至3月28日,累計開行旅客列車7.1萬列,發送旅客超5000萬人次,吸引了來自全球112個國家和地區的48萬余名旅客搭乘國際旅客列車跨境旅行,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文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互聯互通更順暢,經濟發展更具活力。中老鐵路自開通以來,以強勁的運輸動能激活區域發展脈搏。中老鐵路這條鋼鐵大動脈,實現了“人享其行”,更以月均旅客發送量從60萬增至160萬的增速,展現出對區域消費的強勁拉動效應。貨運領域同樣成果斐然,中老鐵路跨境貨物運輸已覆蓋國內31個省區市及老撾、泰國等19個國家和地區,貨物品類從初期的10余種擴展至3000余種,昆明至萬象的運輸成本降低30%-50%,物流效率大幅提升。這種“客貨雙旺”的態勢,不僅加速了區域資源流動,更推動沿線產業煥發新生。中老鐵路正以高效運輸網絡,托起區域高質量發展的脊梁。
人文交流的“黃金通道”,旅游產業的“加速器”。中老鐵路串聯起昆明、西雙版納與瑯勃拉邦、萬象等旅游明珠,構建起一條“快旅慢游”的黃金走廊。鐵路部門與旅游企業創新推出“國內旅游專列+國際旅客列車”模式。“鐵路+旅游”的融合,不僅讓旅客實現“朝發夕至”的跨境體驗,更推動老撾瑯勃拉邦夜市、萬象塔鑾等景點成為“網紅打卡地”。中老鐵路以車為媒,促進兩國人民“心相通、情相融”,西雙版納潑水節期間,馬來西亞、泰國游客紛至沓來,文化互鑒與經貿合作在車輪滾動中迸發新活力。
服務創新升級,打造“移動溫馨家園”。中老鐵路以精細化服務擦亮“中國名片”。列車上,傣味小排、菠蘿飯等地道美食飄香,旅客掃碼即可預訂“大象蓋飯”等童趣餐食;電子血壓計、多語種翻譯設備、三語廣播等便民設施一應俱全,滿足中外旅客多元需求。鐵路部門還推出“一路咖香”中老友誼咖啡,設置國際購票窗口與移動支付終端,為外籍旅客提供“無障礙”出行體驗。創新舉措不僅贏得澳大利亞籍旅客點贊,更讓中老鐵路成為展示中國服務軟實力的“移動窗口”。中老鐵路,帶著游客們穿越山水,更讓其感受到家的溫暖。
區域合作新引擎,共繪發展同心圓。中老鐵路的開通,為區域合作注入“新動能”。沿線地區依托鐵路優勢,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比如,磨憨口岸從“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躍升,吸引千億級投資;萬象賽色塔綜合開發區匯聚9國154家企業,年產值超20億美元;老撾農產品借鐵路銷往中國,木薯干片價格翻番,果農年增收超萬元。中老鐵路還推動“瀾湄快線”等國際貨運班列開行,實現中泰榴蓮“門到門”運輸,區域貿易成本降低40%。中老鐵路,讓老撾從“陸鎖國”變為“陸聯國”,更成為“一帶一路”上合作共贏的生動注腳。
中老鐵路,這條橫跨山河的鋼鐵巨龍,正以速度縮短距離,以溫度連接人心,不僅是區域發展的“經濟大動脈”,更是文明互鑒的“情感紐帶”。隨著鐵路向南延伸,中老鐵路的輻射效應將持續釋放,為區域合作注入澎湃動力,讓“一帶一路”倡議在瀾湄大地結出更豐碩的果實。(杜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