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風拂面,樹木抽芽,孩子們也進入了生長發育的黃金季節。中醫學認為,春季人體陽氣升發,就像自然界的草木一樣,正是兒童長個的關鍵時期。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宋祖賢醫生提醒:從驚蟄到小滿的六個節氣里,通過科學調理能幫助孩子更好成長。
節氣養生“四部曲”
驚蟄培土(3月5日)
此時天氣乍暖還寒,雨水增多,就像園丁松土施肥,推拿著重強健脾胃。通過按摩對應的穴位和區域,就像“施底肥”,幫助營養吸收。
春分疏肝(3月20日)
肝氣旺盛容易影響脾胃,就像樹枝太密會遮擋陽光。此時推拿重點在疏肝理氣的穴位,相當于“修枝”,讓孩子情緒平和、消化順暢。
清明養陰(4月4日)
氣溫回暖雨水多,如同春耕。通過按摩對應的穴位和區域,就像“澆灌”,保持陰陽平衡促進骨骼發育。
谷雨鞏固(4月20日)
抓住生長沖刺期,繼續鞏固調理,就像植物開花前的最后追肥,按摩對應的穴位和區域,為夏季生長儲備能量。
科學助長“組合拳”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宋祖賢醫生介紹,推拿療程分助長(驚蟄-清明)和鞏固(谷雨-小滿)兩階段,“建議每周行推拿,配合艾灸、中藥貼敷,如“助長貼”等中醫外治法。其次,每天保證9小時的 睡眠,而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在夜間。此同時,盡量保證每日戶外運動1小時,推薦摸高跳、跳繩等縱向運動。最后,記得補充魚蝦蛋奶等高蛋白食物,搭配時令春菜。”
宋祖賢特別提醒,春季幫助孩子長個就像培育樹苗,既要順應自然規律,也要科學養護。推拿需由專業醫師或者技師操作,同時注意不要盲目進補。通過內外兼修的綜合調理,才能幫助孩子在這個春天健康“躥個兒”。
家長可在家幫孩子按揉足三里穴,取坐位,雙腿屈膝呈90度角,找到膝蓋下方的犢鼻穴,即外膝眼,從此穴向下量四橫指約三寸,這里的寸是按同身寸計算,即本人的手指寬度,按壓時有酸脹感處即為穴,每天5分鐘,有輔助健脾效果。但專業治療仍需到醫院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