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條跑道,就能跨越千山萬水,緊密地和世界相連,是最經濟也是最見效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表示,在一帶一路上,要多發揮民航人的力量,用“短途高頻”的方式加大航班密度,促進民間人文交流往來,發揮民航和旅游“國之交在于民相親”的民間外交作用。
△王煜
“我國現有運輸機場254個,與100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簽署了雙邊航空運輸協定,構建起了現代的空中絲綢之路。”王煜表示,經濟的全球化,著力點最經濟最見效的方式,就是航空業。早在疫情前,春秋航空和旅游就緊緊圍繞“一帶一路”的倡議,增加國際地區航班的比重。“我們的國際地區航班占總量的40%,每天有170多個國際地區的航班飛向世界。”國內的上海、寧波、蘭州、揭陽(潮汕)、西安、南昌、成都等城市更是多點開花,成為了新時代“出海”的橋頭堡。
航班“高頻”又相互促進了民間人文、經濟、商貿的交流往來。“一開始,這些航線上大多以旅游客、留學生為主。但是,隨著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聯系日益緊密,在部分航線上,國際旅客的占比開始慢慢增多。”王煜說。
今年全國兩會上,王煜又帶來了大力發展入境游的提案。“一方面,旅游及其相關產業在我國GDP中占比在5%左右。另外一方面,大力發展入境游既是進一步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需要,又可以更好地發揮‘國之交在于民相親’的民間外交作用,在兩國友好往來中發揮民間力量。”
十四五期間,國家還要新建、擴建140個機場,每一條跑道都是現代絲綢之路的起點。王煜說:“我們連通的城市更多更廣,和‘一帶一路’城市的聯系也就更加緊密。”
新民晚報記者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