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京的控制中心發出指令后,500公里外的杭州某工廠AGV小車隨即啟動、轉向、停止,時延保持在20微秒內,移動距離誤差達到厘米級。
醫生在濟南的實驗室里操作起機械臂,青島的手術室中,帶有微型攝像頭的腹腔鏡設備隨即“鉆”進動物體內,遠程近乎同步地順利完成腎臟手術。
某大型企業工廠車間內,設備正常運轉,監控設備將現場畫面實時傳輸回工業互聯網平臺,傳輸速率達到102Mbps,一改互聯網傳輸的卡頓、模糊現象……
以上三種場景的成功落地,離不開一個夠快、夠穩定的數據傳輸網絡。位于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未來網絡試驗設施(CENI),就在提供這一支撐。6月2日,2024“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江蘇主題采訪活動在南京的首站,走進江蘇未來網絡集團有限公司。
CENI是我國通信與信息領域的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是江蘇首個、南京唯一的國家大科學裝置。為什么要建設CENI?江蘇未來網絡集團常務副總經理葉迎春告訴記者,全球范圍內,現有的互聯網架構下的通信標準共有8000多個,我國只占1%,其余絕大多數標準由歐美國家制定和管控。
其次,現有的互聯網通信能力無法支撐更高層次的創新業務。以智能網聯汽車研發為例,車子和道路對于控制指令的收發響應要求高,保證安全前提下,時延必須控制在毫秒級。這是傳統互聯網無法做到的。
在此背景下,建立穩定可靠的通信網絡、形成自主可控的架構協議,是CENI承擔的首要任務。
相關探索從2005年起步,來自中國的科研團隊在全球率先提出未來網絡理論架構。2011年,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江蘇未來網絡集團有限公司在南京成立,分別主導大科學裝置建設和成果產業化工作。兩年后,國務院8號文件將未來網絡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中。
CENI建設隨之進入快車道。2019年,全球首個大網級網絡操作系統發布,首批12個城市節點開通;2020年,全球首個確定性廣域網創新試驗成果發布;次年,CENI正式面向社會提供試驗服務……在業內,研究人員習慣稱呼CENI為“大網”。
大網足夠大——目前,CENI已經連通國內40個核心城市,大陸地區的所有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并在此基礎上布局了133個邊緣節點,基本覆蓋了我國70%GDP的地區。
大網足夠快——10個城市、超過1萬公里的遠距離網絡傳輸場景中,CENI在擁塞前提下仍完成平均5.45Gbps的負載,且做到零丟包、最大時延抖動小于50微秒。
大網足夠穩——它能抵擋住每秒5Tb的泛洪攻擊流量,相當于2500部電影瞬間“打”在身上不為所動,可以輕松化解各類DDoS攻擊(分布式拒絕服務),不被黑客侵入。
分鐘級的按需定制網絡服務能力、微秒級的確定性服務能力、千萬級的多云交換服務能力、Tb級的智驅安全網絡防護能力,這正是基于CENI建立的廣域確定性網絡的“確定性”所在。
“確定性”也是未來網絡最大的特點和優勢。“我們目前使用的互聯網就好比一條‘普通馬路’,堵堵停停、時延抖動難以控制。而確定性網絡則是利用新技術構建‘信息高鐵’,是完全暢通的一條路,能提供普通網絡所不具備的能力,把數據、業務準確、高效率地傳給用戶。”江蘇未來網絡集團產業互聯網部總監陳剛說,“這意味著,所有對數據傳輸確定性有較高要求的科學試驗,都能夠在這張通信網絡上順利‘跑’起來。”
作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試驗平臺,CENI的價值早在2021年面向全國提供試驗服務的那一刻就全面打開,中國信通院的網絡5.0新型網絡架構試驗驗證、中國移動研究院的全球首個SRv6開源項目驗證、華為技術的全國首個8K運營級組播試驗……目前已有國家科研院所、三大通信運營商、龍頭企業、高校在內的單位向CENI提出申請,并先后提交了80余項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試驗需求。
如今,南京已在未來網絡領域形成以紫金山實驗室、未來網絡研究院、未來網絡集團為核心的科、技、產貫通的研產體系,通過推動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承擔國家戰略任務,組織開展重大科研試驗,積極參與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體系,為建設網絡強國作出南京貢獻。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董翔 洪葉/文 邵丹/攝 華蘇杰/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