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攜著花香款步而來,和風伴著綠柳沿路生長,在這人間最美的四月天里,江蘇兒女抖擻精神、朝氣勃發,于浩蕩的春風中,鋪展出奮斗向上的春色美景,激蕩起高質量發展的滾滾春潮。
一著不讓 緊抓落實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多次強調“要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前不久,中辦印發《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黨中央決定,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作為在全黨開展的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本周,江蘇省委印發了《關于在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中大興調查研究的實施方案》,明確調查研究“按照黨中央明確的12個方面內容布局展開,著力把存在的問題困難調研清楚,把面臨的風險挑戰分析透徹,把改進工作的方法路徑找準謀實”。今年3月至6月,由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牽頭,圍繞在科技自立自強上走在前、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等6個課題開展專題調研。全省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黨委(黨組)要全面落實黨中央及省委提出的調研內容,著重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提出的“四個走在前”和全面從嚴治黨重大任務,緊密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實際,梳理明確調研重點,研究分析各自承擔什么任務、存在哪些差距、如何走在前列。
《實施方案》還嚴明了紀律要求,要求輕車簡從、厲行節約,更多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開展調研,不搞層層陪同,不增加基層負擔。避免扎堆調研、多頭調研、重復調研。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杜絕作秀式、盆景式、蜻蜓點水式調研。
這一周,江蘇正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結合黨中央開展主題教育和大興調查研究的部署,一項一項工作抓落實、見成效,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
全省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本周開到了農業大市——正在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的揚州高郵,從確保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的政治高度,部署堅決打贏全年糧油生產第一仗;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保護生態環境,本周,江蘇動員部署第二輪第二批省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要求在發現問題、推動解決、壓實責任上花更大力氣、下更多功夫,真正發揮環保督察“利劍”作用;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改善和提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江蘇明確將強力推進機場項目建設,優化全省機場布局和功能定位,今年全省安排機場項目9個,投資26.2億元。
全省各地也在本周加足馬力,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無錫啟動建設太湖灣硅光產業創新中心,并發布“新光18條”政策,從科技創新、人才引進、掛牌上市等多維度扶持硅光產業發展,搶先布局新賽道;連云港舉辦國際醫藥技術大會,助推中國醫藥產業實現創新發展,為建設“健康中國”“質量強國”、提升百姓福祉貢獻力量;2023數字城市高峰論壇在南京舉辦,江蘇各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分享了提升數字政府建設的最新舉措,進一步夯實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基礎。
新時代新征程,江蘇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真抓實干、奮發進取,創造更多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高質量發展實績,努力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實現良好開局。
營商環境 優上加優
本周,江蘇一個重量級會議引發廣泛關注。28號,江蘇召開了全省機關作風建設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把營商環境打造成為江蘇高質量發展的金字招牌。這次會議上,他提到涉及公平競爭、柔性人性執法、監管頻次、行政審批效能等十個方面的問題,要求江蘇各級各部門緊盯問題,聚焦發力,切實打通堵點、淤點、難點。
作風建設關乎黨的形象,關乎發展信心,關乎事業成敗;營商環境直接影響企業信心,影響經營主體發展,影響發展質量。我蘇了解到,今年以來,圍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各地動作不斷:南京推出了優化營商環境政策“5.0版”,18條意見126項任務進一步突出“科技人才試點”“拿地即開工”“惠企政策直達”“跨部門聯合監管”等重點;淮安深入實施“153”發展戰略,繼續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為總基調,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向上向好態勢;宿遷提出對標江蘇省最優,擦亮“宿遷速辦”“宿遷幫辦”“宿遷免費辦”工作品牌......
如今,江蘇重商親商安商的氛圍愈加濃厚,看好江蘇、投資江蘇已經成為了普遍共識。在全國“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中,江蘇連續4年獲評“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蘇州、南京、常州、無錫位列中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
但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信長星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人人都是作風代表、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理念,密切與企業群眾的溝通聯系,要通過一個個問題的防范破解,把營商環境建設往實里推,真正讓經營主體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而說到讓經營主體恢復信心,就不得不提到,本周江蘇成為了首個在冊個體工商戶數量突破千萬的省份。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無論規模大小,江蘇都一視同仁對待,真心實意幫扶,連續幾年推出一攬子經營主體普惠性政策,從全力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到更大力度支持穩經濟增長、保市場主體,再到今年提出幫助個體工商戶降低經營成本、支持他們扶優做強,這些都彰顯了經濟大省在經濟穩定恢復中的責任和擔當。
堅持作風和營商環境一起抓,真心實意、千方百計幫企業辦實事、解難題,為企業增信心、強動力,就一定能構筑起江蘇高質量發展持久強大的“引力場”!
踏青賞春 文旅復蘇
伴著春風,追尋“詩與遠方”的腳步再次啟程。本周,江蘇以花為“媒”、以節“引流圈粉”,以鄉村產業振興為內涵,拉動文旅市場強勢復蘇。
本周,全國兩會結束后江蘇省舉辦的重要節慶活動——第十四屆江蘇省鄉村旅游節在泰州興化千垛菜花景區啟動。本次鄉村旅游節圍繞"水韻江蘇·美好鄉村"主題,讓賞花與當地其他特色歷史文化資源結合,兩個月的時間內,107個生態美、產業興、農民富的產品和項目將閃亮登場,力爭形成對全域旅游、消費的綜合帶動以及區域發展的超級IP。讓游客到江蘇農村,既可以感受到農事、農忙的野趣,也能夠親身體驗非遺文化的魅力,使鄉村好看又好玩。
文旅產業的產業鏈長、關聯產業多,其復蘇對促進需求的全面增長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以來,江蘇文旅業加速復蘇,文旅市場迎來“開門紅”。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至2月,全省共接待國內游客近2億人次,旅游消費收入超過1500億元,按可比口徑分別達2022年同期的103.03%和108.35%,恢復至2019年的96.12%和97.84%,到鄉村度假的人群正是主力客源之一。
一花引得百花開,百花捧出盛景來。圍繞鄉村游發展所需,本周,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農村信用聯合社共同推出的“鄉旅E貸”百億資金助力計劃。江蘇省文旅廳也宣布升級“鄉村旅游駐村輔導員行動計劃”,創新推出駐村輔導員工作站模式,實現“由點到站、由村到鎮、由輔導員進村到輔導團進駐”的提升,“手把手”指導每個鄉村找到自己的“鄉愁”、自己的優勢。我們相信,通過政策助力、提升品質、創新業態,鄉村旅游不僅僅會成為人們美好生活的新方式,也能成為引領文旅產業復蘇的突破口,未來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
本周,文旅方面還有一個好消息傳來。在新一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授牌儀式上,15家新晉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中,江蘇占據兩席,分別為南京秦淮特色文化產業園、蘇州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這也代表著,江蘇在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激發文化創新活力、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等方面取得示范成效。目前,江蘇已擁有九千多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乘著復蘇的春風,江蘇將持續用“政策之手”幫助文旅市場主體穩預期強信心。
風和日暖,春回大地。徐徐春風,吹“開”的不止是似錦繁花,還有關于未來的美好夢想。愿我們珍惜當下、昂首向前,把每個煙火日子,都過得活色生香,把每份期待守望,都浸染無限春光。
(來源:評新而論微信公眾號 記者/王鵬 沈楊 郭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