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臺記者許嘯報道:“聚焦智慧、綠色、科技、健康等國際貿易新趨勢,本屆廣交會上,3萬多家參展企業充分展示了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為全球客商帶來了一場新品‘超級盛宴’。”
走進廣交會的不僅是產品與市場,更是潮流與趨勢。面對國際貿易新趨勢和市場新需求,本屆廣交會增設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智慧生活等題材,江蘇參展企業逐“新潮”,秀“新品”,用品質“種草”國際市場。
今年,江蘇交易團的展位總數達到5839個,參展企業2675家。江蘇交易團精心籌劃、優化布展、細致服務,助力參展企業把握機遇、開拓市場。
淮安市商務局外貿處處長王立健說:“我們一共組織了124家企業,共有252個展位。第一次參展的企業達到18家,展位數量較往年增加了20%。我們要充分利用廣交會這個平臺,組織相關企業去參加專場推介活動。”
南京東沛集團副總經理季偉說:“我們的機器原來主要面對歐洲和美國。借著這次線下展全面恢復,我們帶著機器,希望能夠拓展人口發展和經濟發展比較突出的地區,比如說南美和東南亞地區。”
在廣交會展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佩戴松綠色掛繩胸牌的境外采購商觸目皆是。廣交會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廣交會首日進場人次37萬,其中外商高達6.7萬。本屆廣交會共吸引了226個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和參展商,品類齊全、物美價廉的“中國制造”對國際客商們有著無限吸引力。他們認為,中國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使得廣交會成為加強經貿合作、互利共贏的橋梁和紐帶。
波蘭采購商邁瑞斯說:“這個車很漂亮,我很有意向購買。就像剛才談的那樣,我們想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俄羅斯采購商茵娜說:“這是我三年多來第一次參加廣交會,在這里可以見到很多老朋友,看到很多的產品。看到很多供應商,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溝通方式。”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許嘯 尹美又 王苗軍 章斌煒 耿昊東 蘇州中心站 供片臺/蘇州臺 無錫臺 淮安臺 編輯/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