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強調:“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多辦順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扎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群眾辦實事是踐行黨的優良傳統、初心使命的重要內容。作為黨員干部,要時刻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真正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要義,把群眾需求放在第一梯次。
為群眾辦實事并不是要辦多大的事,而是要求黨員干部真正深入群眾,放下架子站在群眾的角度看問題、解決問題。當前,少數黨員干部篤信“干事越多,風險越大”,奉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遇事推諉扯皮,飽受群眾反感。縱觀百年黨史,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根本在于黨在任何時候都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堅持以百姓之心為己心,與群眾有福共享、有難同當。廣大黨員干部要在新時期牢記初心使命,自覺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把深入群眾、走進群眾作為開展工作的一種理念、一種常態,要多交基層的朋友,多與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話家常,傾聽真實的民聲民意,在拉近干群關系的同時找到工作的切入點。
要做好群眾的事,就要樹好政績觀。政績觀是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總開關”,只有按住這個總開關,才能以百姓心為心、以群眾事為事。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黨員干部應該不追求“盆景政績”,也不搞“速效政績”,而是要著眼于民生的方方面面,從柴米油鹽、細枝末節等小事著手,從群眾出行難、上學難等小事做起,及時回應群眾期盼、有效解決矛盾問題,在小事小節中彰顯為民擔當,把每一件小事當成大事來辦,把群眾的事真正辦到群眾心坎上,帶給群眾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為群眾辦實事,只有發揚實干精神,才能真正將實事辦實辦好。要弘揚真抓實干、腳踏實地的良好作風,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多想實策、多出實招,增強措施精準度,把實事辦實、好事辦好;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分類分批推進,不能只顧自己“干沒干”,還要看群眾“要不要”;要堅持與時俱進更新工作方式方法,也要有“既謀一域,又謀全局”的一盤棋思維,注重統籌協調,既要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也要不斷凝聚群眾智慧,全面提升工作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