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抓好各領域改革,為中國式現代化宜興新實踐注入強勁動力。”無錫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宜興市委書記封曉春表示,將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重點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促進各領域改革協同發力,全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為無錫爭當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城市范例勇挑大梁、多作貢獻。
聚焦改革重點,激發經濟活力
近日,總投資約30億元的高可靠性高功率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IDM項目在宜興正式簽約,有力助推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打造“3+3+N”現代產業集群建設高地,封曉春說,要加快強鏈補鏈延鏈行動、“智改數轉網聯”三大行動,堅持產業鏈鏈長制,推進產業鏈生態體系建設,構建各園區鎮街聯動的集群建設發展體系,優化土地空間、環境容量等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機制,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產業規模三年翻兩番!宜興生命健康產業通過搭建起近50萬平方米科創載體、超400人鄉賢庫、上千名高端專業人才隊伍、近50億元產業基金規模與42家高校院所全面合作的產業發展保障體系,推動總投資超500億元的近80個項目落地。激發科創活力,打造更多這樣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強勁引擎,宜興將用足用好“揭榜掛帥”、“賽馬”制、組建創新聯合體等模式,統籌完善科創人才領域的制度性安排,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圍繞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宜興將建立引育新一代電子信息、軟件與信息服務、數字化工業設計等領域項目的專業化招商體系,拓展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等環節數字賦能空間,加快數據等新型要素市場培育,打造數實融合強市。
強化改革賦能,放大比較優勢
近日,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在宜興舉行,成為全面展示宜興獨特人文魅力、進一步擴大陶都對外影響力的一個窗口。探索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宜興實踐”,下一步還將推動陶瓷高質量發展省級立法,加快文旅融合關鍵載體培育,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生產經營機制,打響“中國陶都、世界陶醉”“蘇東坡第二故鄉”等品牌。
擦亮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品牌,宜興加快放大生態優勢,一系列改革舉措提上議事日程:包括深化污染物排放總量管理制度改革,加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省級試點建設,統籌深化碳匯生態產品交易、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宜碳值”運用等領域改革。
進一步融入錫宜一體化,眼下,備受關注的宜馬快速通道、范蠡大道北延一期、周楊公路東段“三路工程”即將建成通車,錫宜S2線開工建設。位于三省交界的宜興正突出放大融合優勢,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與此同時,務實推動“一帶一路”產能合作,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中歐班列+海外倉”供應鏈模式,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深化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優化園區與鎮街一體化運行、“功能區+特色產業園區”發展等模式,釋放資源集聚、產業協同、城鄉協調等整體效應。
凸顯改革溫度,增進民生福祉
實驗小學楓隱路校區家長等候區、紫竹口袋公園已投入使用,丁蜀鎮蠡墅農貿市場、謝橋口袋公園已完工,宜興第一中學周鐵分校、悲鴻中學基本完工……從宜興市發改委了解到,1-6月,今年10項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整體推進有力、進展順利。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在統籌完善各項保障制度、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增收富民。”封曉春表示,將進一步完善就業促進機制和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深入實施產業富民行動,優化聯農帶農機制,加快促進共同富裕;健全社會救助和社會保障體系,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構建托幼一體化服務體系,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同時,開展學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動、義務教育強校提質行動和普通高中內涵建設行動,深化集團化辦學、國家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試點縣建設等,進一步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增強群眾獲得感。
此外,將堅持以治理為本,深化人大“家站點”建設、政協微協商等特色工作,建強“精網微格”、促進“五治融合”,完善大安全大應急工作機制,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宜興、法治宜興。(胡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