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八月,一批時令農產品陸續進入成熟期,“開漁第一網”的漁獲也已經上岸,到處一派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
【連云港:“開漁第一網”上岸 市民游客爭搶“頭口鮮”】
經過3個月的海洋伏季休漁期,黃海和東海部分海域8月1日起部分解禁,迎來“小開漁”。2日下午,在連云港市連云區連島碼頭,購買“頭口鮮”的商販和游客,早早的就來此等候首批歸來的漁船。
游客馮女士說:“剛才去船上看了一下,有非常喜人的皮皮蝦、梭子蟹,還有海鰻。”
連云港市民夏先生說:“所有的船都滿載而歸,今天說什么都要弄一筐回家解解饞。”
連云港市連云區西連島村漁民戴媛潔說:“第一網打上來足足有五百斤的大螃蟹,都是這么大的。網眼里掛滿了梭子蟹,足足撿了兩個小時,‘開漁第一網’收貨滿滿。”
記者了解到,開漁第一網海鮮零售價格為蝦婆40元/斤,梭子蟹50元/斤。不少市民表示,第一網梭子蟹價格雖有點貴,但品質口感頂呱呱。預計開漁后,隨著更多海貨上市,海鮮價格會有所下降。接下來幾天,“漁老大”們都會起早摸黑“耕海牧漁”,爭取更大的收成。
【淮安:萬畝芡塘碧連天 頭茬芡實采摘忙】
這兩天,在淮安車橋鎮車橋村,300畝芡實塘綠意盎然,一片片青翠碩大的芡葉層層疊疊,鋪滿了整個水面。采摘工人們手拿竹刀,嫻熟地穿行在芡實塘里,將一個個飽滿的芡實摘入囊中。
淮安車橋鎮車橋村種植戶黃鼎盛說:“今年,雞頭米長得還蠻好的,采8茬子到11茬子。要持續到11月底,產量300畝地能弄到3萬斤。”
芡實又名雞頭米,形似蓮子、色如珍珠。每年4月開始播種,7月底進入成熟期。經過加工后的芡實米,可以用來煲粥、煮湯等,具有很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據了解,芡實是淮安區車橋鎮的特色農業產業,全鎮種植規模3.5萬畝,年產量500萬斤,總產值2.1億元。
【鎮江:蓮藕“節節長” 村民收入“步步高”】
蓮藕也迎來一年中的采摘旺季。為了讓第一批藕“搶鮮”上市,鎮江揚中興華村的藕農們冒著高溫酷暑抓緊采挖。
常州客戶吳師傅說:“這邊土質種出來的蓮藕口感好。”
興華村種植的蓮藕品種為珍珠藕,藕肉厚實、質量較輕、口感清脆,在市場上十分受歡迎。今年,興華村藕的種植面積約有400畝左右,珍珠藕種植面積約在140畝左右。得益于前期氣候條件好,今年,藕長勢喜人,產量也相對較高。
鎮江揚中興華村蓮藕種植基地負責人李金龍說:“最好的產量每畝大概達到4000斤。正常一天銷售七八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