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看中”又“看好”,外國高端專家深耕南京

10月7日至14日,2024年諾貝爾獎評選結果將陸續揭曉。9月30日,南京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招待會舉行。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阿夫拉姆·赫什科作為主賓,介紹了其在寧創新創業情況。據悉,阿夫拉姆已加盟寧企,并與在寧高校共建實驗室,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如今越來越多的外國高端專家選擇來南京。諾貝爾獎得主厄溫·內爾在寧建諾獎醫學工作站;諾貝爾獎得主愛德華·莫索爾攜其精準醫療項目落戶;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與南京師范大學攜手在合成生物學領域開展合作……

9月28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外人才研究中心發布了2023年度“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南京已是第八次進入前十強。創新南京,正敞開懷抱歡迎海內外英才。

南京城。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董家訓 攝

南京城。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董家訓 攝

看中南京,外國高端專家紛至沓來

作為國際著名生物化學家,阿夫拉姆主要從事泛素調節蛋白質降解領域的生物化學研究。2004年,因“破譯”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機制獲諾貝爾化學獎。其成果在學術界有著顛覆性的意義,將助力人類解開神經退行等疾病之謎。

“當時很多科學家都在研究蛋白質的合成,我把精力放在蛋白質的分解上,因為我堅信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做科研要腳踏實地,不要跟風。”9月29日,阿夫拉姆來到南京財經大學,對接洽談前沿科學研究、實驗室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等合作事項,并與南財學子交流對話。

今年5月,阿夫拉姆加盟江蘇公元前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自己的研究領域,進一步加速推動科技成果落地。次月,該公司即與南京財經大學簽約共建食品營養與人類健康前沿交叉研究院,組建以阿夫拉姆牽頭,以學校中青年學術骨干和海外留學歸國博士為中堅力量的高水平科研團隊,在科研體系構建、科研方向拓展、科研項目申報等方面開展具體工作。

外國人才參觀考察在寧企業。

外國人才參觀考察在寧企業。

在南京,像阿夫拉姆這樣的外國高端專家還有不少。

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著眼國家戰略需求和城市發展需要,近年來,南京主動參與全球人才競爭,加快引進海外高水平創新人才,建設高水平人才集聚平臺,厚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人才根基。

世界航空業頂尖人才、全球第一臺波音787模擬機研發項目L3的總工程師羅伯特·安德魯·阿姆斯特朗,三年前加入南京市級新型研究機構——南京英科信釜航空技術研究院,擔任首席技術官,負責波音FSTD737/空客A320模擬機的核心研發。據悉,飛機模擬機從駕駛艙結構到飛行數據,均模擬真實駕駛,它不僅是飛行員學校的 “高級教具”,更是飛機研發制造過程中的實驗設備。

“羅伯特的加入,對我們整個企業的技術研發、產業發展帶來了一個特別大的提升。”英釜航空總經理徐舒青透露,國產C919大飛機的模擬工程機,便有英釜航空“力量”參與。該研究院還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開展飛行數據采集研發項目,技術水平位于業內前沿。“這個項目一期主要聚焦小型飛機,目前已經完成。二期,我們準備上大型飛機,順利的話年底前能進行試飛。此外,我們還在加大投入開展直升機模擬機研發工作。”

何以南京?創新實力、人才友好強吸引

“我去過中國很多城市,南京是頂尖的。”說起為何“牽手”南京,阿夫拉姆脫口而出說道。

隨后,阿夫拉姆詳細闡述了他“看中”南京的幾個關鍵:“環境干凈、氣質古典,我的夫人是瑞士人,我們行走在南京的街上,有一種在她家鄉的親切感。同時,南京的創新環境、研發環境也很友好。做學術的人其實更追求一個相對自由、舒適、友好,且鼓勵創新、支持創新的環境,要有能夠一展所長的平臺,這些南京都做得非常好。”

南京在2023年度“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吸引力指數中的表現,從側面印證了阿夫拉姆的話。從分指標來看,南京在環境友好度表現最好,這其中經濟發展、城市宜居指標是環境友好度指數的重要加分項;同時,職業發展、勞動權益等工作環境指標滿意度也較高,成為吸引外籍人才留寧長期發展的重要因素。

采訪中記者也發現,南京的文化厚度、創新活力、人才友好、產業發展等被外國專家頻頻提及。

紫金山實驗室。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馮芃 攝

紫金山實驗室。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馮芃 攝

例如,南京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硬實力越來越強,在《自然》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中位居第6位,全球創新指數百強科技集群排名升至第9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居全國大中城市第6位,技術合同成交額去年已突破1000億元。南京現有兩院院士96人,在校大學生100.76萬人,高技能人才總量55.14萬人。

一定程度上,一批批外國高端專家愿意將核心的研發落在南京、將成果轉化落在南京,也傳遞出他們持續看好南京發展前景的信號。

當然,“硬核”實力之外,南京還有“舒心”的服務。

對外國高端專家,南京從不只是一紙邀約,而是從簽證和出入境、用匯便利化,工作許可和工作類居留許可并聯辦理,社會保障接軌,工作生活融入等多個維度,構建了一套全方位的政策保障機制;南京還升級推出紫金山英才卡,高層次人才可免費獲得醫療健康、交通出行等“優享八條”,目前已發放5000余人。這些滿滿誠意,消除了人才來寧后顧之憂,讓他們能夠迅速融入,安心發展。

筑巢引鳳、凝智聚力,南京還聯合在寧高校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支持在寧高校引進頂尖人才、落戶海外博士,并建立校地合作聯席會議機制,聯合舉辦南京人才日、留交會、千名博士全球招引、海外青年學者看南京等活動,傾一城誠意,邀天下英才。

政策的暖風,無疑為人才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讓他們有機會在這片熱土上播種夢想,收獲未來。

“離開芝加哥來到南京后,我們研究項目的產出和影響力增長了五倍。從學術角度來看,我來中國太對了。”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克雷格·羅伯茨五年前全職加盟南大物理學院,“當時我在美國、歐洲以及中國南京進行了考察,南京反饋非常快,還能讓我接觸到大量優秀的科研人才。我們這里有一位巴西人,他也獲得了其他地方的工作邀請,但最終選擇來我們這里工作。因為他看到了中國的機遇。”

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應用研究,無論是技術攻關還是成果轉化,在南京,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南京市構建貫通式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的實施意見》近日印發,明確支持企業協同高校院所與國(境)外高校院所、企業開展國際聯合研發及成果轉化,給予最高100萬元資助;支持新研機構協同企業開展聯合攻關,根據新增投入20%給予最高300萬元資助;深化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合作,共同建立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池,以“撥投結合”方式推動成果轉化。

英釜航空的羅伯特說,在南京工作的三年,他親身感受到南京對人才的渴求、對創新的追求,在這里只要有技術,就有舞臺。“南京會為你搭建好創新平臺,會為你解決后顧之憂,特別是相關部門經常性走訪慰問、關心關愛,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融入南京,城與人共同成長

9月26日,集萃智造機器人八周年慶典暨代理商大會舉行。現場,集萃智造與11家企業分別簽署了合作協議。次日一早,江蘇集萃智能制造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總經理杭小樹就坐在了辦公桌前,看起了研究所正研發的便攜式智能焊接機器人算法代碼。

集萃智造。企業供圖

集萃智造。企業供圖

“來南京沒來錯,在這里我更容易發揮自己的專長。我也非常愿意將多年所學,轉化為一個個機器人產品,為城市發展添磚加瓦。”具有多年海外機器人企業工作經歷的杭小樹,于2019年回國,2021年加入集萃智造,主要負責機器人技術研發。他坦言道,“回國創新創業的第一站并非南京,后來是南京在智能制造產業方面的大步發展,吸引了我。”

據悉,集萃智能制造所是南京江北新區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的第一家專業研究所。7月11日,江北新區與省產研院舉行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并同步推進首批撥投結合項目及集萃智能制造所產業化基地項目的簽約合作。

外國高端專家赴省產研院調研交流。

外國高端專家赴省產研院調研交流。

引天下英才而聚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越來越多的國際人才,融入南京產業發展大潮,為南京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注入更多“國際智慧”。與此同時,他們還紛紛化身“城市代言人”,把南京的人才友好環境、硬核創新實力傳播至更廣范圍,用實際行動為南京招引更多“外腦”。

羅伯茨一家,已經完全融入南京,“我的兒子在這里上學,我的妻子也在這里教書。我們對未來5年,甚至10年都有規劃,我們將把更多外籍人才引入南京,組織更多國際會議,幫助學生們海外就職獲得經驗,然后吸引他們回到中國。”

這兩天,英國全球技術創新聯盟創始人、南京騰森國際技術轉移中心首席執行官彼得·騰森則正忙著帶領團隊,對接幾個海外創新團隊,幫助南京的科技企業引進海外先進技術。團隊成員胡丹丹介紹,“有三四個基本敲定要在南京落地了,涉及綠色科技、智能制造等領域,都很契合南京的產業方向。”

阿夫拉姆建議,要多多舉辦國際學術交流會議,讓更多國際人才了解南京、熟悉南京,繼而選擇南京。

外國人才供需對接系列活動現場。

外國人才供需對接系列活動現場。

據了解,最近幾年,南京正著力織密開放創新網絡,已在全球20余個國家布局一批海外協同創新中心,近兩年開展各類活動200余場次。錨定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南京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條件成就人才。

南京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南京將以更加積極的工作姿態,更加開放的工作格局,更加有效的工作方式,進一步拓寬引才聚才渠道、深化人才評價改革,加大科創平臺牽引力、服務凝聚力,講好南京故事,讓外籍人才來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動。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張安琪 毛慶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