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海關發布消息,今年前三季度,江蘇貨物貿易進出口額 4.12 萬億元,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 7.7%。在總額快速增長的同時,出口產品結構調整成效明顯,船舶、家電等傳統優勢產品向高附加值轉型。
近日,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3.0版本皇冠 63 PLUS 散貨船順利完成交付。目前,企業在手船只訂單共 86 條,船東遍及歐洲、中東、日本等地。
新大洋造船為何能夠獲得市場青睞?答案在于其向 “新” 逐 “綠” 的發展理念,這已然成為企業的制勝關鍵。企業先后投入近 2000 萬元,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技術,通過數字賦能,提高建造效率,預計全年可實現開票銷售超 50 億元。
新大洋造船揚州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鶴榮說:“我們已經重新回到了江蘇造船的第一方陣。這幾年隨著我們國家高質量的發展,一方面是提供綠色船舶產品,另外一方面是提高我們造船效率。”
隨著全球航運不斷更新換代,市場需求急劇增長,船舶行業邁入新一輪周期性增長。作為全國船舶海工產業的第一大省,江蘇憑借完備的產業鏈優勢,緊緊抓住市場機遇。在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出口機電產品達1.81 萬億元,同比增長 9.4%。其中,船舶出口表現搶眼,同比增長 74.3%,各類高端產品持續涌現。
揚州市工信局三級主任科員卞智勇說:“目前,企業業務繁忙,主要造船企業在手訂單已經排到了2028年。在新接訂單中,高附加值船型和LNG雙燃料、甲醇雙燃料等新能源綠色船舶的數量越來越多。”
在優化進出口產品結構的過程中,江蘇還不斷擴大外貿 “朋友圈”。今年是金磚國家擴員后的第一年。統計顯示,在今年前三季度,江蘇與其他金磚國家之間的進出口總額達到 4686.5 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 9.2%。
江蘇大明工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內金屬加工領域的高端制造服務企業,產品覆蓋石油石化、礦山機械、新能源等領域,借助金磚國家間團結合作的發展機遇,出口形勢持續向好。
大明國際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莉慧說:“今年以來,我們的碳鋼產品銷量實現了 30% 以上的增長,通過走出去參展,我們還和南非的冶煉企業達成合作關系,現已累計向其出口不銹鋼壓花板產品 1000 余噸,明年我們計劃開拓巴西等金磚國家市場。”
外貿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晴雨表。前三季度,江蘇進出口呈現出的質升量穩局面,反映出江蘇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當前內外部環境錯綜復雜,外貿發展仍面臨全球貿易保護加劇等不確定因素。
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院長、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韓劍建議:“經濟發展的行業周期處于不斷變化之中。隨著全球貨幣政策相對寬松,建材、工程設備等行業將會迎來比較明顯的復蘇,而這些行業恰恰是江蘇的傳統優勢產業。因此,企業應主動抓住這一輪市場機遇,重點挖掘發展潛力。另一方面,江蘇要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如 RCEP 國家、中亞等地,通過中間品貿易帶動更大的增長。”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查多 無錫臺 揚州臺 編輯/李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