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末,全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首次突破2000萬人,達到208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24.5%,高于全國3.4個百分點;江蘇13個設區市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首次全部超過14%,全部進入中度以上老齡化社會;全省有百歲老人8683人,其中南通市最多,有1489人……這是10月28日發布的《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24)》最新公布的數據。
銀發經濟產業迎來發展“風口”
《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全省老年人口總量迅速增長,60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較上年同期增加115萬人,增量首次突破100萬人。至2023年末,全省60—69歲戶籍老年人口1030萬人,占戶籍老年人口的50.41%。這些低齡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識、經驗、技能的優勢,身體狀況良好,參與社會活動的需求強烈。
作為社會發展重要趨勢,人口老齡化是挑戰也是機遇。“銀發經濟已經成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滿足老年群體高品質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撐,也日益成為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抓手。”省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處二級調研員陳德寶說。
我省正在加速布局銀發經濟產業。全省養老機構中70%以上為社會力量建設或運營,已經培育出一些全國連鎖企業。老年產品中涌現一批知名品牌和適老產品,僅在今年工信部公布的《老年用品產品推廣目錄》中,江蘇就有36個產品入選,數量占全國的13%。南京的養老服務業、無錫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常州的康復輔助器具產業、蘇州的生物醫藥產業、泰州的大健康產業等,都形成一定的集聚度和規模效益。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事關發展全局。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邱澤森介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老齡工作,深入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正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老齡事業將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統籌謀劃。
精準服務讓“養老”變“享老”
在沛縣老年大學學習繪畫書法的韓有金和馬秀芝老人、坐在無錫社區食堂品嘗糯米山藥燉排骨等佳肴的徐惠珍老人、到社區“養老客廳”排練民族舞的莊梅老人……《發展報告》中匯集了“幸福老年環省行”全媒體新聞行動專題報道和老年精神關愛項目報道,呈現出我省更多老年人的“享老”瞬間。
老齡化,正在對全社會提出新要求——踐行積極老齡觀、推動健康老齡化。
“人老了,心態要變,跟著年輕人學習,玩轉新科技。”在泰州市海陵區京泰路街道泰和社區的智能手機教學現場,老人們認真地聽著講解。近年來,緊貼老年人常用生活場景,泰州開展“智慧助老”行動。2023年,泰州累計免費培訓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3.3萬人次,幫助老年人逐步跨越“數字鴻溝”,享受數字科技的便捷。
省司法廳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鳳友介紹,司法部門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預約和上門服務,對80歲以上老年人首次辦理遺囑公證、遺贈扶養協議公證的,免收公證費,縮短老年人辦理委托、遺囑等公證事項時限等。今年以來,全省共辦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6353件,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詢6萬余人次,公證行業服務老年人累計5萬人次,涉及贍養、繼承、事故傷害等與老年人生活密切相關的多個方面,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副處長葉翔宇告訴記者,在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省民政廳印發《江蘇省養老護理員培訓大綱》,常態化開展養老護理員輪訓,打造專業化護理員隊伍,“十四五”以來已累計培訓養老護理員近50萬人次。
去年,江蘇試點建立全國首個養老護理專業技術職稱體系,符合條件的養老護理人員可申請評定初、中、高級職稱,吸引更多專業人員尤其是曾經或正在從事醫學、藥學、護理學等專業領域工作的人才加入養老護理服務行業,有力夯實“蘇適養老”品牌的人才基礎。
“三位一體”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
小區加裝電梯,不用擔心爬樓梯勞累易摔倒,這是泗洪縣青陽街道穎都家園小區老人們曾經的盼望,如今正在成為現實。
《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度省政府13類55件民生實事里,共有8項涉及養老事業。截至目前,我省有163個城鄉社區成功創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數量居全國第一。2023年全省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617個,惠及居民約50.2萬戶,完成加裝并投入使用的電梯1708部。
通過全方位、多維度促進社會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健康支撐體系提質增效,我省著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持續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省衛健委老齡健康處副處長姜曉健介紹,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二級及以上老年醫院80家、護理院420家,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性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比例達97%。其中,護理院實現所有縣(市、區)全覆蓋,數量占全國總數1/3以上,居全國第一。作為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開展的基層衛生立法,《江蘇省基層衛生條例》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結合實際,開展家庭病床、老年護理、醫養結合等服務。
省人大頒布《江蘇省醫療保障條例》,將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納入醫療保障體系進行法治化推進,全省提前實現長護險制度所有設區市全覆蓋。省醫保局待遇保障處處長、一級調研員朱曉文介紹,目前,13個設區市全部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全省長護險參保人數6324萬人,累計待遇享受49.2萬人。在健全養老保險體系方面,江蘇正在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在蘇州啟動個人養老金試點。
江蘇結合實際,形成原居享老、社區安老、機構頤老“三位一體”的養老服務發展格局。截至2023年末,全省共有在業養老機構2235家,設置機構床位40.8萬張;累計完成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14萬戶;建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8萬個,運營各類老年人助餐點8000多家,為330萬老年人提供政府購買居家上門服務。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