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日趨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江蘇以“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統攬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加快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積極培育釋放開放型經濟新動能,切實扛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責任,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外貿進出口增長7.6%、規模再創歷史同期新高;實際使用外資169.9億美元、繼續保持全國首位……1-10月,江蘇外貿外資交出了一份靚麗成績單。這背后,既有爭氣的外貿企業“頂風行船”搶訂單、拓市場的不懈努力,也有實干的黨委政府訂政策、強保障為企業“揚帆出海”保駕護航的積極作為。
其中,民營經濟表現格外亮眼。隨著整體技術實力不斷增強、全球化布局能力持續提升,前10個月,江蘇民營企業進出口2.08萬億元,增長9.8%,拉動全省進出口增速4.3個百分點,占全省外貿進出口的45.2%。
在靖江全國最大的民營造船基地,一艘艘綠色船舶正駛向深藍;在鹽城港射陽港區,風電葉片正發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南京經開區,偏光片、顯示面板制造龍頭正集聚成鏈,今年以來平板顯示模組出口增長超五成。
杉金光電(南京)有限公司生產總監蔣首政告訴記者,通過國家政策的扶持,為公司免除了2.1億元人民幣的關稅。這樣使公司可以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中,增加產品競爭力。
金陵海關副關長周玉生說:“為了支持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開展了ERP的聯網監管+減免稅快審,今年累計給企業減稅降費達到3億元。”
放大向東開放優勢,做好向西開放文章。在持續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江蘇立足“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積極布局,大力發展絲路貿易。中歐班列被視為“一帶一路”發展的“晴雨表”,前11月江蘇中歐(亞)班列累計開行2120列,同比增長5.7%。在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剛剛從日韓發來的輪胎、汽車配件、二手汽車集裝箱正裝上中歐班列,15天后將抵達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葛恒學說:“連云港積極探索日韓—連云港—塔什干周邊地區精品線路新模式、新路徑,承擔了日韓至中亞國家約70%以上過境貨物,相繼獲得日韓進出中亞最佳推薦港口,哈薩克斯坦小麥過境中國唯一離境口岸的國際運輸美譽。”
在吸引和利用外資方面,江蘇同樣成果斐然。前不久,美國醫藥巨頭禮來,再次加碼投資2億美元升級蘇州工廠,進一步擴大2型糖尿病和肥胖創新藥物的生產規模。作為最早入駐蘇州工業園區的企業之一,禮來在蘇州的計劃累計投資總額已接近150億元人民幣。外資持續加倉,展現了園區打造特色創新集群,向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穩步邁進的吸引力。此外,江蘇還以自貿試驗區為“試驗田”,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著力打造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一流營商環境、完善的產業配套、廣闊的市場前景,也堅定著外資向往江蘇、選擇江蘇、扎根江蘇的信心決心。
禮來制藥執行副總裁、國際事業部總裁伊利亞·尤法說:“在這里有著非常積極的政策,鼓勵創新。我們能夠建立起這樣的產能,對中國來說也是證明了禮來長期投入和承諾。”
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總裁松田英久說:“各級政府部門協助長安馬自達新能源項目規劃落地,助力我們第一款新能源汽車順利下線。未來我們將堅定扎根中國市場,進一步加大投資。”
德國柏林勃蘭登堡汽車供應商協會國際化部主管米歇爾·博澤說:“江蘇人工智能與汽車駕駛技術的融合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我看到的產品非常有趣,令人驚嘆。”
透過開放之門,江蘇主動張開雙臂與世界熱情相擁,世界也遇見了一個昂揚自信的江蘇。面向未來,江蘇將持續擴大對外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開放的江蘇,正意氣風發走向世界、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