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交通先行。縱橫交錯之間,一條條生機勃發的交通動脈繪就了新時代鹽城交通運輸發展新畫卷。
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運輸廳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搶抓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建設重大機遇,攻堅克難、擔當作為,為中國式現代化鹽城新實踐提供有力支撐。
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
這一年,市交通運輸系統聚焦重大戰略,基礎設施現代化建設扎實推進。圍繞46個重點交通項目,完成投資155.4億元。
“水運江蘇”建設策應有力,省政府在鹽舉行連申線黃響河至淮河入海水道段航道整治工程開工動員會,市政府印發實施方案和三年行動計劃,召開鹽城市推進會,連申線航道整治、濱海港區碼頭泊位等一批航道和港口項目加快推進。
干線路網不斷完善,建興高速、沈海高速四明互通、鹽豐鹽阜快速通道全線建成通車,濱淮高速完成交工驗收,東興高速及東延、348省道射陽段、352省道東臺西段加速實施。
軌道交通有序提升,鹽泰錫常宜鐵路開工建設,濱海港鐵路專用線即將運營,大豐港鐵路支線穩步建設。
發展路徑全面深化,市政府發布實施《鹽城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鹽城港總體規劃》修編形成初稿,《鹽城市支線航道規劃研究》報省政府審批,鹽城交通發展基礎更牢、后勁更足。
運輸服務質效明顯提升
這一年,市交通運輸系統緊貼發展需求,客貨運輸服務質效明顯提升。
交通物流提質降本增效,完成鹽城北鐵路貨場能級提升,開行首列至哈薩克斯坦汽車出口專列,“鹽城北—上海港”海鐵聯運班列入選2024鐵水聯運全國優秀案例;新辟俄羅斯、東非等13條國際國內水運航線,韓國首爾全貨機正式復航。全市港口集裝箱運輸量、航空貨郵吞吐量、鐵路貨運量、海鐵聯運量同比分別增長17%、28%、53%、188%,“公轉鐵”“公轉水”和多式聯運取得切實成效。
群眾出行更加便捷舒適,鹽城高鐵站日均開行列車130趟次,通達近100座大中城市,年客流量1319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南洋機場加密航線航班,新辟呼和浩特、曼谷等航線,旅客吞吐量176.6萬人次。城鄉公交優化調整線路93條,開通毗鄰公交、定制公交、響應式公交、旅游專線等特色線路60余條,服務質量綜合評價列全省第5。
運輸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這一年,對標人民滿意,交通運輸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市交通運輸系統增強安全防范能力,國道228、344全力打造部級“公路安全精品路”、“科技興安”樣板路;農村公路實施危橋改造184座,完成生命安全防護工程168公里;港口危貨82個儲罐建立“一罐一檔”臺賬,常態化開展儲罐在線檢測。
改進許可辦理流程,高頻事項即辦件占比86%、自動辦占比35%,涉路施工“一件事”被列入全省試點實施項目;新設11個蘇(速)交速辦便民點,形成“1+9+11”市縣全覆蓋服務體系。
深化信用交通建設,“‘信用+農路’暢通鄉村振興‘快車道’”獲評全國優秀信用案例,農村公路“信易養”做法,被省交通廳作為典型案例上報交通運輸部。
綠色智慧發展全面提速
這一年,市交通運輸系統圍繞轉型升級,綠色智慧交通建設步伐加快。
大力發展數字交通,“城市駕駛艙”交通分艙啟動建設,普通國省道自動化檢測系統全面應用,船閘智能監測管理新模式試點運行。
積極探索低空交通,完成全市G類空域劃設方案,東臺民用無人機試飛運行基地揭牌運營。
全力建設綠色設施。鹽城港自動化集裝箱堆場成為全國首個“零碳堆場”,射陽港獲“碳中和”國際認證,連申線東臺“近零碳”水上服務區通過驗收。升級改造港口岸電系統158套,累計供電127萬度,同比增長58%。市區公交車、巡游出租車、網約車新能源占比分別達到91.9%、99.8%和96.5%。城市綠色出行比率達72.5%,獲評交通運輸部“綠色出行宣傳月公交出行宣傳周”先進集體。
黨建引領發展活力切實增強
這一年,市交通運輸系統堅持黨建引領,行業改革發展活力切實增強。
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鞏固主題教育成果,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持續糾治“四風”,扎實推進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持之以恒建設“廉潔交通”。
深化改革增加動力,加強交通強國試點建設,構建普通國省道長周期養護體系、干線航道交通量智能監測系統、網約車司機新業態群體黨建等試點任務,得到省交通廳肯定。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物流運輸集疏運體系等項目被列為市改革要點。
黨建賦能行業發展,建立兩類司機群體流動黨支部84個,新成立網約車流動黨支部15個,“鹽路紅運·暢行有‘約’”網約車司機群體黨建被省交通廳列入黨組書記項目。成立市縣道路運輸行業工會聯合會10個,入會2.6萬余人,兩類群體司機融入“1+N”交通網格化行業治理。
砥礪奮進創佳績,凝心聚力啟新程。新的一年,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將繼續發揚“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于斗爭、敢于勝利”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真抓實干,全力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為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奮力把中國式現代化鹽城新實踐不斷推向前進貢獻交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