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工信部發布2024年度全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全省8個地區產業集群上榜,高郵智慧照明產業集群名列其中,為揚州地區唯一。
高郵路燈,曾照亮杭州亞運會會場,裝點卡塔爾世界杯的夜空,映射西安大唐芙蓉園的繁華……此次入選“國家隊”,標志著高郵在智慧照明這一產業細分賽道上已經筑起產業藍圖與相當優勢。新年伊始,記者實地探訪,看高郵智慧照明又“創”出了什么“新花樣”。
在高郵送橋鎮現代照明集團,現代化辦公大樓前矗立著造型各異的路燈產品,廠房內火花四濺,一派火熱的忙碌景象。“冬天是我們這個行業的旺季,最近一段時間都在趕訂單。”面對記者,現代照明集團負責人梁殿鑄忍不住細數他的創業史。
20世紀80年代,全民創業潮風起云涌,高郵當地越來越多人投身燈具制造,“提燈闖天涯”成為當時特有的“風景線”。梁殿鑄就是從那時起,帶領團隊從手工作坊做起,一步步成為龍頭企業:2004年投入近千萬元開發制作燈具8款;2008年投入太陽能路燈研發制造,獲得山西新農村建設招標訂單;再到2014年,會同華為、木馬工業產品設計公司等共同研發高郵第一盞智慧路燈……
站在辦公室玻璃窗前,梁殿鑄手指著窗外的一排路燈介紹,最前面的那個是智慧路燈,它的燈桿上集成了5G基站、綜合監測、水霧噴灑、視頻監控等多項功能,有的頂部還有無人機停機坪。“復合多種功能的智慧路燈,一桿多用,布線簡單,能讓城市景觀更清爽、城市治理更高效。”梁殿鑄告訴記者,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智慧路燈已經搶先布局。
面對廣闊的市場藍海,高郵路燈制造企業迅猛發展,如今,高郵集聚燈具制造產業鏈核心企業近200家,配套企業千余家,占據全國近70%的燈桿和40%的室外照明市場份額。然而,憑借高度集中的產業配套和強大的模具制造能力,一向以量取勝的高郵路燈,在智慧路燈轉型升級的新浪潮下,走到了發展的“十字路口”。“桿體在高郵,芯片在外面,這使企業乃至整個產業受制于人,利潤空間被進一步擠壓。”高郵市燈具協會會長王立祥坦言。
要想提升市場競爭力,就必須改變市場口碑,大膽“走出去”。高郵高新區送橋鎮黨委副書記、經發局局長丁偉介紹,當前高郵龍騰照明、寶德照明、法馬智能3家企業的產品榮獲“江蘇精品”稱號,基于此,高郵緊跟“低碳、健康、智能”發展趨勢,深化智能控制技術以及新材料和新光源的研發應用,推動燈桿輕量化、光源節能化、系統智能化、工程集成化發展,打造“高郵精品”,同時推動高郵路燈走向世界各地。
去年2月,豪緯照明完成安徽省亳州市中心城區4.2萬盞路燈升級改造項目。該項目采用“能源管理和管養維護一體化”新模式,新升級的LED燈流明值達188lm/W,且功率僅有120W,在提升照明效果的同時降低能耗。此外,智慧路燈系統安裝了物聯網卡,不僅能讓管理人員提前知曉故障以便維修,還能支持對路燈進行單燈開關控制及0%到100%的亮度自由調節,實現路燈的精細化管理。該項目為當地政府節約財政資金1300余萬元,也為高郵智慧照明創新服務模式提供新思路。
1月14日,揚德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拿到“一種具備自清潔功能的LED路燈”專利。而就在幾天前,該公司負責人張愛文剛收到生態環境部發來的“中國政府援助北美國家安提瓜和巴布達1500套太陽能LED路燈”項目中標通知書。“亞洲國家我已經跑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將轉戰歐洲國家。”張愛文表示,通過電子商務和國際貿易營銷模式,這些年公司的產品已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外貿訂單占年銷售額的40%,2025年要沖刺2億元大關。
去年年底,隨著揚州市法馬智能設備有限公司1000多套路燈產品從廠區發出,高郵路燈產業外貿年銷售額首次突破50億元大關。多年來,高郵路燈在一路摸爬滾打中脫胎換骨、走出國門,如今已在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截至目前,高郵智慧照明產業集群總產值已超300億元。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李鑫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