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常州:培訓萬名“新農人”,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3月14日,2025年常州市萬名“新農人”培訓啟動,計劃全年分期分層次培訓“新農人”10000人,其中創新創業培訓5000人、能力提升培訓5000人。這一舉措為常州農業發展帶來新契機。

農業:充滿希望的朝陽產業

“有人說,農業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行當,但今天的農業充滿科技感、藝術感和使命感,是不折不扣的朝陽產業。”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曾潔表示,如今的農業早已不是傳統印象中的模樣,而是展示科技的舞臺。她舉例說,溧陽的“江蘇第一方”數字農田建設成績斐然,獲央視專題報道,實現水稻畝產700公斤以上;金壇的數字化漁場,借助智慧化和機械化操控,成為新質生產力賦能“水上耕作”的生動范例;武進沃方智慧農業的“植物工廠”,運用LED光照、無土栽培技術讓蔬菜產量大幅提升;新北區的“農業創客空間”里,“新農人”周游通過直播將花卉賣向全國……這些都充分展示了常州農業的科技魅力與創新活力,農業正成為跨界創新的熱土。

在她看來,農業是情懷的歸宿。“溧陽的千畝茶園、天目湖的碧波漁歌、嘉澤鎮的花海田園,無一不彰顯著農業是創造美、傳遞溫暖的事業。”

新農人:敢想敢闖敢熱愛

談及常州農業需要怎樣的“新農人”,曾潔表示:“農業不排斥‘外行’,熱愛與想象力至關重要,年輕人或許沒有務農經驗,但帶來的新視角、新思維,正是農業最需要的‘活水’。”首先,要做“浪漫的實干家”,比如天寧區“00后”“新農人”李瀟,憑借自己的愛好,培育睡蓮新品種;又如鐘樓區“跨界農人”戴飛,培優河蟹品種,研發綠色養殖技術,開拓大閘蟹出口之路。

其次,要做“低碳生活的引領者”。常州正在建設“零碳城市”,農業作為綠色發展的主戰場,利用廚余垃圾制作有機肥、將稻田變成濕地公園,在吸引游客的同時保護生物多樣性,這些都需要“新農人”有一顆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心。

最后,要做“共同富裕的鏈接者”。一顆建昌紅香芋能帶動一個村致富,一片長蕩湖能養活上千漁民。“新農人”可以創辦社區支持農業(CSA)項目,開發“農業+研學”“農業+康養”等新業態,把農田變成課堂、療愈基地,充分發揮農業的多元價值。

培訓助力:從“小白”到“新農人”的蛻變

今年的萬名“新農人”培訓能為學員帶來什么?曾潔說,培訓是為學員量身定制的“入門秘籍”,所以在課程設計上力求“接地氣”,從“認識常州土壤”到“農產品品牌設計”,從“零”開始搭建知識框架,還有實地參觀課,讓學員親身感受生命生長的力量。

同時,培訓有“看得見”的榜樣力量,會邀請“半路出家”的農業創客分享心路歷程,如程序員變身“草莓大王”、設計師打造爆款農產品包裝等,還會帶領學員走進常州田園綜合體,看農田如何變身“藝術展廳”“親子樂園”。此外,培訓構建了“一站式”支持網絡,新農人培訓服務站實時提供土地流轉、政策補貼、電商渠道等資源對接和全方位的跟蹤指導服務,助力學員在創業路上穩步前行。

“只要有‘熱愛’,農業沒有‘門檻’。”曾潔表示,此次萬名“新農人”培訓,是常州推動農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相信在這批“新農人”的努力下,常州農業將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鄉村振興的美好愿景也將逐步實現。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